莫向晚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艾良吧ailiangxs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“这才多少年过去,那可死了不少人呐,以后莫要再提,当心有敬畏。”
男人心有余悸,那种场面,该有多吓人,不看可知。自那以后,营造师获罪于上,本来新朝初立,正是大赦天下的时候,获罪的营造师也没有得到什么赦免,死的死了,散的散了,不过三十余年,就仿佛过眼云烟,再无人记得了。
纪墨听得怅然,孙爷爷的心,恐怕也死在了那时候,本来也能当官的营造师突然只能是匠籍,再不是士族一流,这个落差,也就那些被变为庶民的贵族能够理解了。
“当年咱们家侥幸,得了这么一处地方,天下同姓之人又多,无人追踪寻索,事情就这么过去了,可若是再做营造师,姓氏一出,难免有人记得旧事,到时候就不是你有罪没罪,而是别人会不会追究的事情了。”
天底下,莫须有的罪名真的很少吗?
如果别人有意追究,就算当年的事情真的跟你无关,同为营造师,或者是营造师的后人,这事儿就没完没了。
“我那时候不懂事,还跟你爷爷学,后来知道了,哪里还敢学,那才多少年,不似现在,时隔日久,你学也就学了,外头别卖弄什么营造师,总也有人请你建房搭瓦的,若是有机会,给富贵人家修修园子也成——本说以后叮嘱你的,既说到这里了,干脆与你说,以后做事小心,莫要出头为好。”
男人是好心,纪墨却有苦难言,含糊应下,心中想到,若是不出头,没名声,以后的作品能传多久,又会让人爱护多久呢?
名家手笔总是会比普通的作品多些看护的,固然也有毁于一旦的风险,可看在其名声上,爱护总是大多数的。
忘了在哪里看过一篇似是野史的小故事,有位将军,不舍某处古迹被毁,绕行而过,延误战机。
是个负面的例子,可在此时看来,若真能有那样的古迹流传,也就不枉费一番心血了。
什么自雨亭,什么含凉殿,这样的建筑为何不能流传,历史原因不能忽略之外,更重要的也是其建造者的名声不显的缘故。
其他的朝代,没有营造师的官职,也就更容易泯灭匠人的功绩,可在前朝,营造师还是官职,哪怕现在不是官了,大家对“营造师”这个词汇的理解总也是高出普通匠人一等的,既然如此,为什么不能更出名一些呢?
男人说的问题,也要考虑,但,不能因噎废食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