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艾良吧】地址:ailiangxs.com
态度决定高度
当时的刘备自然不知道自己一不小心开创了时代潮流,他只知道有许多事情必须要做。
第一件必须要做的大事,就是为关羽报仇出兵攻打孙权。此时当皇帝的大事也办完了,两年时间的休养生息、养精蓄锐,差不多也够了,那就动手吧。
前面说这是一场为关羽复仇之战,估计有些朋友忍不住要吐槽了——且慢,这时候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。
有句话说,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。我们首先请出两位重量级的旁观者。
第一位是东吴名臣诸葛瑾。刘备起兵的时候,收到了诸葛瑾的一封信,中心意思是劝刘备掂量轻重,理性分析问题,不要找孙权报仇。信中说“陛下(刘备)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?荆州大小孰与海内?俱应仇疾,谁当先后?”很明显,诸葛瑾明白刘备是来报仇雪恨的,而且特意将杀害关羽作为一大原因指出。
我们知道,说服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解开他的心结,诸葛瑾之所以将关羽之死特意指出,是因为他明白关羽在刘备心中所占的分量,关羽之死正是刘备解不开的心结。
或许有人会说,诸葛瑾所在的孙权一方,正是刘备要收拾的对象,他算旁观者有点勉强。那么,有请下一位出场,他是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的旁观者。
他就是曹魏名臣刘晔。
对敌人的关心,也就是对自己的关心。出于这个理念,新上任的曹魏集团老板曹丕组织了一场自由辩论,辩论的主题是刘备会不会攻打孙权。
大多数参赛选手的发言都是不会,理由是蜀汉国力弱小,最牛的名将有且只有一个——关羽。如今连关羽都兵败身死,蜀汉国内必定惶恐不安,没有实力也没有胆量进攻东吴。(蜀小国耳,名将唯羽。羽死军破,国内忧惧,无缘复出)
一贯见解高出常人的刘晔却敏锐地指出,刘备一定会出兵。刘晔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超群实力,也证明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。
刘晔的重要论据就是“关羽与备,义为君臣,恩犹父子;(关)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,于终始之分不足”。这句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,“恩犹父子”比“恩若兄弟”更进一层,都是指感情深厚,与亲人一样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