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艾良吧】地址:ailiangxs.com
第三章
秦怀春一边上台,一边将眼镜摘掉,他的脚步轻飘,身轻如燕,一点不像悲伤过度的样子。
这个时候他不能露怯,秦怀春也知道,自己培育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北川稻1号,已经在林海省霸占了市场整整二十多年,虽然他把经营权捐给了省水稻所,但这个品种在林海省的统治直接宣告了无数育种家梦想的破灭,也可以说,下面站着的这些育种家,都视他为眼中钉,恨不得他赶紧金盆洗手,离开育种界,把希望还给他们。
秦怀春对自己的北川稻1号倍感骄傲,这样一个划时代的品种荟萃了他半生的心血才得以育成,一入市场便形成了疯抢之势,同时解决了老百姓想要的产量问题和口感问题。这在林海省来说,前无古人。
“同志们,同行们,今天啊,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,国庆节的第一天就把大家从五湖四海折腾过来,实在是始料未及。恐怕老董自己也没想到,会是这样一个日子来举办他的追悼会。同志们啊,一个时代结束了,在座的很多人都跟我很熟,有我的朋友,当然,恨我怨我的也不在少数。你们心里憋屈,很多人都在下面议论我,都在咒骂我赶紧死掉,但我从来没说过什么。因为北川稻1号给老百姓带来希望和创收了,这就是我的初衷,我无怨无悔。当然了,有些同志的良种材料比我的北川稻1号要好,只是我运气好了点。省水稻所的同志这些年很辛苦,在种植推广上下了很重的功夫,起初我是抵触这个的,按理说,自己的品种应该自信才对,但真正把东西拿出去,交到老百姓手中的时候,才知道心里的压力有多重。没有人敢保证品种稳定性能维持多少年,特别是我们搞常规水稻的,不像杂交种一年一供种,这几年,有的老百姓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,一旦他们学会了留种,问题就很严重了。我不是怕我们的种子卖不出去,我是担心品种在老百姓手里发生病虫害污染,我们没有权利要求老百姓必须买我们的种子,但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告诉他们。这也是老董生前反复跟我提到的问题。大家今天不用顾忌,我是希望普天同庆,林海省的粮食产业靠一家两家是绝对不行的,大家不要灰心,作为一个育种家,大品种是可遇不可求的事,不要有名誉上的负担,这些条条框框放下来,真正摆正心态去琢磨,就算是小品种又如何,只要你给老百姓带来收益了,就是在为国家做贡献。这一点,我们都要像老董致敬,他是咱们林海省行开天辟地的第一人,将咱们的水稻栽培模式硬生生的从农民手里扭转了过来,打的不仅是农业战,还是一场良心战。那时候,我们大半年的时间都在下面跑推广,旱育苗技术怎么来的?那是老董带着我们这辈人一寸土地一寸土地走出来的,是真正的走进了百姓心中。今天,我们齐聚一堂,说是给老董送行,其实啊,也是为大家鼓劲加油,这个精神不能断了,该传承的东西一定要保留下来,我想,这也是老董希望看到的。”
秦怀春洋洋洒洒,一泻千里的说了这么多,下面的人却还是无动于衷。
“真把自己当教书先生了,说起来没完没了,得了便宜还卖乖,他再牛我都不服气。”
“你是哪个单位的,一进门就在说我老师不是,你要是个人,就站到台上去说,背地伤人算什么。”
“挽明,不要多事。”刘君一看崔挽明的脾气上来了,赶紧试图压住,但了解崔挽明的人都知道,他认定的事,一旦开弓便没有回头的道理,刘君一把拉住崔挽明,怕他做出什么不合时宜的事出来。
“我是哪个单位的?哈哈哈哈,年轻人,我干了二十年育种,今天还是第一次见你,怎么,北川大学出身的都这么牛气吗?老师牛就算了,学生也跟着犯冲,怎么,真把林海省水稻产业当做你们自己家的了?”
“有多少能力吃多少饭,自己没有像样的碗,还赖上别人了?你不服气的话,干脆出去抢得了。”
“挽明,给我出去。”秦怀春纵然对这些道貌岸然之辈心存抵触,但他没想到自己的爱徒没沉住气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