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普小组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艾良吧ailiangxs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赵佗墓
赵佗是西汉时期的南越国的开国之王。他本是秦朝的大将。公元前214年,秦始皇统一岭南以后,设立了桂林、南海和象3郡。赵佗被委任为南海郡龙川令。秦末战乱四起,已做南海尉的赵佗也趁机控制了桂林和象两个郡,在岭南建立了第一个封建蕃国——南越国。他始称“南越武王”,后来又改称“南越武帝”。开国之始,他就下令断绝了和中原联系的所有通道,实行闭关自治,他奉行“和集百越”的民族政策,尊重越人的风俗,鼓励汉、越杂处,任用越人首领。他的这种治理方式促进了岭南越地的发展,南越国逐渐强盛起来。西汉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奈何不了它。在南越国近百年的历史中,赵佗本人就在位67年。他近百岁时才逝世,死后被安葬在南越国的国都——番禹,也就是今天的广州。
据有关史料记载,赵佗在世时搜刮了大量奇珍异宝,死后又将它们都带入了坟墓。而且,他在世时,就对自己的后事做了缜密的安排。所以,他的墓藏是一个极大的秘密。
他没有随中原和岭南的习俗使自己的陵墓外观雄伟显赫,而是利用山势暗造地穴,在地面上没有留下丝毫痕迹。他还大设疑冢,为避免被掘坟盗墓而做到万无一失。甚至连他的死后出葬都做了精心布置,灵柩车从四门而出。至于入土地点,在当时就是个高度机密,几乎没有人知道他的墓在哪儿。看来,秦始皇陵被掘使他顿悟许多。不过,这样一来,后人寻找他的墓真的是太难了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