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艾良吧】地址:ailiangxs.com
高山流水遇知音,俞伯牙,钟子期,千古绝唱。
解衣推食舍性命,左伯桃,羊角哀,生死相托。
此二者为传世佳话,秦末陈馀张耳刎颈之交乃为天下笑!
柴茂德与陈师厚便是那高山流水,解衣推食之交,作个比喻,如你被蒙上眼睛行走,众人皆曰,前面悬崖,勒马止步。唯一人曰:前路坦途,与子同往。你毫不怀疑,与那人携手前行。这便是柴,陈二人知音相惜,生死相托的交情。
柴茂德,先帝旧臣,辅佐先帝治国,平河东之乱,抵御辽兵,收复长江以北,黄河以南数十州,从洛阳迁都关中,通使西夏,蜀地,南诏,其余西域车师,月氏,疏勒,莎车等,西南交趾,东边流球,倭国,高句丽皆遣臣称臣。为唐亡之后中国之盛,柴茂德出谋划策,运筹帷幄于庙堂,功劳甚大,其长子柴洪在河北为卢龙,义武两镇节度,统兵十余万,使辽兵不敢南侵。所谓功高不赏,誉满天下者谤亦随之,先帝晏驾,当今天子即位之后,一朝天子一朝臣,柴茂德从尚书右仆射左迁中书侍郎,长子柴洪被指暗通辽军,欲割据幽州,朝廷遣中使赐死于军府。柴侍郎主动致仕请老,赋闲在家以避祸。
陈师厚前朝进士,文学泰斗,曾任前朝弘文馆校书郎,先帝时为知制诰,草擬诏书,位轻职重。先帝当年在旧都洛阳遭遇禁卫军统领反叛,出走虎牢关,适值荆南地区平叛后,高氏一族,及其臣属三千多人在被俘入朝途中,先帝原本已赦免高氏一族死罪,可当时情况复杂,无瑕多想便下口谕,命押送在途的荆南一行人处死!陈师厚冒死将口谕“行”字改为“族”,因此而存活下来的高氏大臣及家属二千多人!陈师厚非不知改诏书是死罪,然而其心仁厚,不忍众人枉死!他曾对李愚说过:“平生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情就是改诏,死亦不悔!”。后来,禁卫军叛乱平息,改诏之事被人告发,先帝震怒,自然被判死刑,赖柴茂德多方营救,力谏先帝,以死相保,方才虢职免死,待罪长安不许外迁,于是在长安城中教书授徒为业。
一个五岁小童在柴府,陈师厚拜访柴侍郎,见小童聪明伶俐,十分喜爱,陈师厚对柴侍郎道:“这位小童,面目清秀,神情机灵,甚是可爱,让我想起滁州老家的闺女芽儿了,她们母女在滁州相依为命,我日夜思念,无奈人在长安重罪在身,不知何时祸事临头,不敢接母女二人来!”说罢,老泪已纵横。
柴侍郎安慰道:“圣上贤明,待天下太平,大赦天下之时,陈兄必能与家人团聚”,然后告诉陈师厚:“此小童如陈兄所言,聪明异乎常人,然身世戚苦,我柴家在朝中多年,得罪之人必多,只怕世事无常,如有一日,柴家获罪便难保他周全了,所以收养他也不是长久之计,想着待他成人后送离柴家,或许对他来说是件好事!”。
小童在旁也是听得十分认真,陈师厚越瞧越欢喜,与柴侍郎道:“我妹嫁与洛阳李氏,当年洛阳禁卫军反叛,洛阳城中大乱,李家不免遭难,只有我妹和一幼子独存,我侄儿名字还是我给起的呢,叫—-李愚。洽与此小童同年,我念他俩孤苦,便让其前往滁州与我妻女团聚,相互也有个照应,不想,我妹与侄儿路途之中,便失去联系,至今杳无音信,若是他俩有什么不测,老夫真是罪孽深重。”说罢,已是涕泗沾巾。
柴侍郎安慰道:“令妹令侄必吉人天相,陈兄切勿自责!”,
陈师厚收泪问道:“此小童何名啊?”,
柴侍郎道:“为了以后不受我柴家连累,尚未授名于他。”
小童接口道:“老爷唤我小娃!”,柴,陈两者长者忍不住都被逗笑了!
先帝晏驾,新帝登基后,柴家处境正如柴侍郎所料,每况愈下,在陈师厚柴府见小童的七年后,突闻噩耗,朝中有奸人诬告,当年柴洪通敌之谋,柴侍郎亦预其事。当今天子被人蛊惑,奸臣操纵,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,下令将柴家灭族,诏令一下,举朝愤慨,朝中正臣君子力谏皆无济于事。
虽事出突然,柴侍郎早有心理准备,悬在头上的剑终于是要落下了,只是未来得及安排那个聪明伶俐的小童离府,官差就已将柴府团团围住,并告知,非柴家族人,如奴仆,帮佣等人于三日之内来认领,无人来认领者便视同柴家族人,如有冒领柴家族人者,死罪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《要高考了,机甲到底怎么开啊》《维持女配的尊严》《馥欲香片》《竞选神明》《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》《岁岁平安》《成为神明的我只锤奇观》《朕能走到对岸吗》《红楼之平阳赋》【鸿蒙小说网】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